弹窗广告莫当“赛博鬼秤”-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11 13:17:51
来源:南方日报

弹窗广告莫当“赛博鬼秤”

字体:

  看弹窗广告时,总觉得时间过得比平常慢?这或许并非错觉!近日,有媒体曝光多个长视频平台的“赛博鬼秤”问题:显示广告时长为119秒,实际播放了123秒;倒计时标注为80秒,实际播出了83秒……暗戳戳算计的弹窗广告,被不少网友讽刺为“偷时间的贼”。

  弹窗广告,“弹”的还不止这一出。开屏弹窗广告的“跳过”字样玩起“躲猫猫”,用户稍有不慎就会触发“摇一摇跳转”;弹窗广告界面“伪装”成内容帖诱导用户点击,若要坚持退出则需“层层闯关”;弹窗广告如牛皮癣随处见,更有甚者10分钟弹出6次……作为一种推广方式,弹窗广告确实能给人们的网购、出行等提供一定帮助。然而,正所谓“过犹不及”,若弹窗广告由“便民”变“扰民”,难免招致用户抱怨、社会反感。

  为何总有互联网平台耍心机、败好感?盖因“利益至上”。此前就有业内人士透露,多数弹窗广告由推广公司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完成,按受众点击量收费并分成。用户的每一次点击,于平台而言都是叮当作响的“铜板”。关于“赛博鬼秤”,有媒体曾曝光,经过测算,某APP通过“偷时间”的操作,一年能多赚数千万元。加之几秒钟的时间转瞬即逝,鲜少有人发现这一“猫腻”,大部分用户“没注意、不较真、无所谓”。互联网平台就是拿捏了这种心理,赚得盆满钵满。

  躲不开的弹窗、走不准的计时,这些精于算计的小心思,从短期看确实能给平台“创收”,但长远看却会带来“创伤”。比如,损害品牌信誉。“赛博鬼秤”最让人感到不适的,还不是多出来的几秒钟广告,而是平台方的表里不一。再比如,加速用户流失。在短视频、微短剧等的冲击下,长视频平台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若其还执意不讲“武德”、连秒数都要“算计”,怎能不“劝退”用户?凡此种种,皆值得平台引以为戒,爱护来之不易的市场口碑。

  弹窗广告,不能想弹就弹!无论是保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还是维护良性健康的市场环境,治理问题百出的弹窗广告都刻不容缓。平台方作为“第一责任人”,不推诿不逃避是首要态度。然而反观现实,部分平台不乏以网络环境、设备差异等技术理由为自己开脱,这不仅吃相难看,更令用户生厌,需要引以为戒。设置明显的“跳过”按钮、广告要能一键关闭、把握好推送频次……从当前治理手段看,一系列有用举措正加紧落实落细落到位,以强力约束弹窗广告的“任性”。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清朗的网络环境将不再遥远。(静 子)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