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溢出效应不止在赛场-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11 13:17:30
来源:经济日报

赛事溢出效应不止在赛场

字体:

  杭州亚运会、哈尔滨亚冬会等大型赛事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显著增长;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季后赛等职业赛事门票销售火爆;“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超380亿元……“十四五”时期以来,我国赛事经济蓬勃发展,全方位带动相关产业升级,在扩大内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一日比赛,多日停留”,这样的场景正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上演。把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也成为不少地方的发力方向。以今年的无锡马拉松为例,赛事共吸引42.6万名观众及跑者参与,直接带动餐饮、住宿、旅游等周边产业效益5.05亿元,同比增长78.2%。

  赛事经济的溢出效应远不止于此。近年来,在各地大小赛事中,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赢得广大运动员和观众的好评。不少城市突出办赛创意,让赛事变得有滋有味。比如,“苏超”通过“一城一队”的设置,将足球与城市认同紧密相连,一个个带有城市印记的话题屡屡登上热搜。这种开放、自信与包容,使“苏超”成为球迷狂欢的舞台、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如何更好利用赛事点燃消费热潮?关键在于着眼群体需求,制定精准策略,让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行为。具体而言,强化支撑,注重引流,制定科学合理的赛事发展规划,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运营+社会资本参与”的机制,明确各方权责,定期评估和调整赛事策略,以确保赛事经济的长期可持续。赛事前后,如何做好接驳?客流量巨大,如何保障安全?安检的便捷、门票的防伪、流程的简化等,都需要系统协调、流畅运转。

  还要做好“赛事+”文章,推动“赛事+旅游”“赛事+文创”“赛事+健身”等融合发展,持续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比如杭州亚运会结束后,有的地方改造比赛场馆向市民开放,助力全民健身;有的结合旅游项目和节庆活动,举办山地自行车赛等赛事,带动当地民宿发展和农特产品消费;还有的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性赛事,吸引更多游客打卡,让赛事的溢出效应不止在赛场。(年 巍)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