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赓续中华文脉,绽放文艺新光,提升中国高原画派的全面影响力,展示西藏当代美术文化成就,6月14至23日,“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写生活动走进西藏。
活动海报
在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天源带领下,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名家一行深入高原腹地开展创作实践,从拉萨启程,探访布达拉宫、八廓街、纳木错、圣象天门、廓琼岗日冰川、三色湖、孜珠寺等著名景观,沿着唐蕃古道,最终到达昌都。艺术家们秉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理念,用脚步丈量高原,用画笔诉说西藏故事,以艺术家的视角萃取雪域高原的壮美与灵性,描绘这片土地的神秘与纯净,全面呈现西藏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历史之美。
启动:艺术名家云集 共赴高原之约
“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项目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新华网承办,旨在鼓励广大艺术家走进西藏,到高山草原、到农牧民群众中去,创作属于时代、属于人民的高品质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展现西藏高原的壮美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高原”迈向“高峰”,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艺术家抵达西藏拉萨贡嘎国际机场
6月14日,“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写生活动在西藏拉萨正式启动。
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肖传江向艺术家们敬献哈达
西藏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肖传江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表示,启动本次写生活动,是希望以中国画为载体,抒发共同的民族情感,记录共同的文化记忆。新征程上,愿与大家一道,共同挖掘优秀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更好地促进文化和经济交融互动,以文化为重要支点,推动文化赋能以文兴业,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激发活力。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通过视频为活动送来祝福
启动仪式现场,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储学军也通过视频为活动送来了祝福。他表示,希望各位艺术家们深入西藏腹地,用脚步丈量高原,用心灵感受脉动,用画笔诉说西藏故事。这些作品,将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新时代西藏发展进步、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的生动见证。新华网将一如既往搭建好合作交流的平台,积极传播西藏文化,讲好中国西藏故事,让世界更好地看见西藏、读懂西藏!
启动仪式现场
本次“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写生活动,可谓艺术名家云集。艺术家团队由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天源,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何加林,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主席边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藏画院艺术顾问余友心,原解放军总后勤部专职画家、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顾问敬廷尧,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主题创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石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原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岳黔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原主任丁杰,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山水画艺委会主任梁明,中国国家画院山水所画家、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顾平,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艺委会主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陈琪,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刘佳,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古玩收藏协会会长林跃,中央民族乐团著名箜篌演奏家吴琳等知名艺术家组成。
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西藏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天源致辞
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西藏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天源作为艺术家代表,在启动仪式上致辞。他认为,本次活动有助于广大艺术家在文艺创作的新征程上,从高原迈向高峰,从小我走向大我,从小美走向大美,创造出更多与时俱进、反映时代风貌的好作品,为时代画像,为人民立传,创作新时代的大美篇章。
新华网文化频道、书画频道主编,“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项目总策划袁思陶在拉萨
据新华网文化频道、书画频道主编,“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项目总策划袁思陶介绍,本次写生活动特选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4日)当天出发,表达了艺术家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他们将在本次写生的过程中,用艺术创作的方式为保护和传承西藏的自然和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见证:中国高原画派 绽放艺术新光
14日当天,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也在西藏拉萨正式揭牌。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的成立得到了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自治区文联等宣传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是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重点推广项目之一。
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揭牌仪式现场
西藏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段胜前,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天源,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何加林上台,共同拉下红绸,为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揭牌。在艺术家们和相关领导的共同见证下,在现场阵阵的掌声中,揭牌仪式取得圆满成功。
西藏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段胜前致辞
西藏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段胜前在现场致辞中表示,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的成立,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高原、认识高原画派的学术研究窗口,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高原的壮美与神秘,感受高原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相信在各方的支持与协作下,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必将成为一块创作新高地、文化对话的桥梁,为中国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独特的高原力量。
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天源致辞
活动现场,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天源,向给予研究院支持的西藏文联等相关部门,及来参加本次揭幕仪式的艺术家们,表达了感谢之情。他表示,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的成立,将对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到高原采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中华文脉,起到积极的作用。相信广大的艺术家通过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的平台,加强创作,一定能够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文艺作品。
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揭牌仪式现场
中国高原画派汇集了以唐天源为代表的当前潜心于西藏题材、高原题材创作的优秀艺术家们,不仅内容和形式是高原的,其雄浑博大的艺术本质更展现着精神高原的震撼和视觉冲击力。代表人物唐天源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同时兼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画。创作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会。作品风格独具特色,大胆突破前人框架,结合了传统绘画技法与现代审美。以鲜明的色彩、独特的造型和表现手法,创作了线、墨、色高度统一的佳作。其作品不仅注重光色的运用,还巧妙地将之与中国画的传统元素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尤其是近几十年的高原生活,唐天源通过不断地创作探索,形成了极具自我特色的绘画技巧——高源皴。他将高原山水与人物融合,捕捉高原自然、人文景色的特点,并以鲜明的线条和物象表达,运用凝重的笔墨,融合了“高亮度、高灰度、高艳度、高浓度”的色彩,充分体现出了中华大高原的气势磅礴,色彩炫丽,雄浑壮美,诠释出高原大美崭新的境界,绘出了新时代蓬勃向上的大美情怀,开创了中国高原画派。
唐天源作品《大美西藏》
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天源创作的大型艺术壁画《大美西藏》亦于当日在西藏拉萨贡嘎国际机场T1航站贵宾区进出港大厅室正式揭幕。这幅高原题材的壁画长25米、宽6米,是目前中国高原画派最大的作品之一。其以西藏大美山河为题材,采用中国高原画派独特的创作手法绘制而成,呈现了西藏高原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创作注重情感共鸣与社会责任,令受众充分感受到西藏的文化魅力。
进发:画笔为履 行遍雪域高原路
从6月14日至23日,历时十天,驰行千里,艰苦跋涉,“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写生活动艺术家团队在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天源带领下,从拉萨出发,相继探访了纳木错湖的碧水云天、圣象天门的天空之门、廓琼岗日冰川的凛冽锋芒、直贡梯寺的悬壁古刹、三色湖的斑斓幻境、祥格拉冰川的亘古寒冰以及孜珠寺的峭壁奇观,沿唐蕃古道,最终到达昌都。
6月15日,“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写生活动走进圣象天门。
6月17日,“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写生活动走进廓琼岗日冰川。
6月18日,“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写生活动艺术家在前往边坝县途中。
6月19日,“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写生活动走进祥格拉冰川。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天源现场写生。
6月21日,“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写生活动走进丁青县。
6月21日,“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写生活动走进孜珠寺。
过程中,艺术家们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使命,在雪域高原的自然美景中攫取灵感,收集素材,现场写生,将西藏独有的美融入于创作中。
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天源在丁青写生
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天源认为,高原高峰艺术描绘西藏的大美、壮美、炫美。通过这次写生活动,艺术家们来到西藏,身体力行感受高原文化,对高原高峰艺术有了新的感悟,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符合这个时代的、有思想内涵的文艺作品。
感悟:艺术为桥 开启高原高峰创作新篇章
十天的写生之旅,让来自祖国各地的艺术家和西藏本地的艺术家得到了充分的交流。他们彼此分享对艺术的不同见解和创作经验,激荡出全新的灵感火花,为高原文化的艺术表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何加林现场写生中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原馆长何加林表示,在海拔5000多公尺以上画画,是对生理极限的挑战。但是在这里能够完全静下心来,感觉到自然的博大,人类相比之下特别渺小。要用笔墨去表现好这样的感受,需要不断地摸索。这也正是艺术家们要上高原来写生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来学习的,来逐步摸索出更多高原绘画的新方法。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原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岳黔山现场写生中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原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岳黔山感叹西藏山水的壮美。他认为作为一个画家不来西藏,是终身遗憾。尽管现场作画条件非常艰苦,但是艺术家们都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抓紧一切时间来捕捉这种高原山川的美丽景象。描绘这样的景色,要跟艺术家们以往长期创作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需要进行笔墨手法的转换。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凭借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看法,转换出具有自己特点的创作手法,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大美西藏。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原主任丁杰现场写生中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原主任丁杰表示,这次写生活动,艺术家们来到西藏,亲身感受西藏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更感受到西藏人民的热情。“我深刻地认识到,艺术家应该用画笔来描绘西藏,把西藏的这种自然风光表现出来,向世界来传播我们的大美西藏,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去了解,这是我们艺术家的天职。”丁杰说。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山水画艺委会主任梁明现场写生中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山水画艺委会主任梁明接受采访时说:“作为一个从福建来的画家,到西藏以后的高原反应困扰了我好几天。而现在我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艺术创作上面的‘高原反应’却还没有完全通过。我认为,一定要通过对西藏特殊的地理结构有足够的了解,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才能转换成新的笔墨语言,更好地进行创作。”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所画家、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顾平现场写生中
中国国家画院山水所画家、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顾平认为,中国画一定要讲究笔法,这种笔法包含对画面节奏的描绘。作品蕴藏的是浑然、是飘洒、是细腻,还是悠然,都会从笔法里得到展示。“我在这次现场写生的作品中运用了传统的笔墨,用线条去展示它的外轮廓线。”顾平介绍说,“一般中国画讲究体现平原的高远和深远。而在描绘高原的作品中,要体现高原的广袤‘高大’——与蓝天相拥,天与山融为一体的特色。”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艺委会主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陈琪现场写生中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艺委会主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顾问陈琪表示,西藏独有的雪域高原的冰川景色,博大、雄浑、苍凉,这种大气派、大镜头的感觉,给艺术家带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这次写生之旅意义重大,对艺术家今后的中国画创作,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希望更多的艺术家能够来到西藏,这里壮美的景色、深厚的文化品味,乃至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等,都非常值得用艺术创作去表现,这也是我们艺术家的责任。
中央民族乐团著名箜篌演奏家吴琳现场演奏箜篌
中央民族乐团著名箜篌演奏家吴琳表示,能在世界屋脊演奏箜篌,就像是在盛景下演奏天籁之音,有一种梦想成真的幸福感。“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充分感受到了艺术家们对艺术的热爱。同时,对祖国的大好山河,也有了新的感触与认知。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大美西藏的壮丽景象,让人终生难忘。”吴琳说。
中央民族乐团著名箜篌演奏家吴琳为藏族小朋友演奏箜篌
在沿途写生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一行也与藏族同胞们也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艺术家们纷纷表示,将用艺术的方式把西藏人民的喜怒哀乐、生活百态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写生活动车队冒雨前行
西藏中国高原画派研究院院长、西藏自治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唐天源拍摄风景,收集创作素材
新华网文化频道、书画频道主编,“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项目总策划袁思陶(右一)与艺术家在丁青活动现场
新华网文化频道、书画频道主编,“文化西藏 天上画卷”高原高峰艺术家西藏行项目总策划袁思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表示,这次写生活动为艺术家们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启迪,通过踏上雪域高原,进行写生活动,深刻体验高原高峰的文化意蕴,从而达到重新审视大美山河的全新精神境界。“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文艺创作捕捉时代精神、塑造人民形象、创作精品力作的必然要求。未来,新华网文化频道书画频道将继续组织全国更多的优秀艺术家走出画室校园、走进大美西藏,深入基层生活、深入一线人民,在火热的生活实践中捕捉创作灵感,用艺术的方式全面展现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底蕴与风土人情,将中国高原画派发扬光大,为西藏文化事业和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