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举行建院110周年高质量发展会议,“胃肠肿瘤医学中心、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机器人微创手术医学中心”三大医学中心揭牌成立,此举也标志着医院学科建设迈向“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新阶段。当日会议以“笃行百年路 世医跃新程”为主题,涵盖墨韵呈祥、青蓝传承、礼赞芳华、圆桌论坛等环节,北京市卫健委、首都医科大学、海淀区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等单位和地方党政领导及医院职工代表参会。
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书记周建新致辞
“回望百十载风雨征程,医院从最初伴随铁路建设而生,历经沧桑巨变,塑造了医院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品格,铸就了今天蓬勃发展的基石。”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书记周建新在致辞中表示,未来,医院将为守护百姓生命健康、全面深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航表示,海淀区将联合医院共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推动海淀区与世纪坛医院的医疗数据共享和远程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希望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将为海淀居民提供更优质、高效、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为建设“健康海淀”奠定坚实基础。
首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呼文亮表示,近年来,世纪坛医院以肿瘤专科为特色,打造了集外科、内科、放疗、介入于一体的综合诊疗体系,锚定“三甲医院头部梯队”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微创技术、介入治疗等多项成果跃居世界领先地位,以人才培养为根基,为首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输送了大批骨干力量,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在新时代卫生事业发展中勇担使命。首都医科大学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医院建设,在学科布局、科研攻关、师资共享等方面深化合作。
“作为北京市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纪坛医院长期以来在医疗救治、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北京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说,希望医院能继续发挥大学附属医院的优势,紧密结合市属医院定位,做好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机器人微创手术医学中心成立
三大医学中心揭牌:创建诊治疑难专病新模式
为进一步整合多学科资源,创建诊治疑难专病新模式,当日,北京世纪坛医院胃肠肿瘤医学中心、骨关节与运动医学中心、机器人微创手术医学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医院学科建设迈向“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新阶段。吴静教授、姚琦教授、张骞教授先后代表医学中心发言,新医学中心的成立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更丰富的资源,也赋予了中心更重大的责任与使命,未来将以这些中心为依托,进一步深化MDT诊疗模式,推动技术创新与迭代,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在守护生命健康、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方面,区域协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提升整体效能的必由之路。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还与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邯郸市人民医院党委共同签订《党建联建暨京津冀铁路应急救援联合体合作协议》,以党建为引领,以合作为纽带,共同构建京津冀铁路应急救援联合体。
论坛话前沿:思想交锋共谋高质量发展
当日主论坛环节,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存玉带来了《癌症干细胞的免疫逃避》主旨报告,深入浅出阐述了肿瘤干细胞和免疫治疗的前沿进展,从全球视野剖析了医学创新趋势。
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长张骞作了《向东飞驰的“复兴号”——百年世医 再铸辉煌》主旨报告。他以高铁发展轨迹开篇,深入阐述了世纪坛医院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环境改善、文化建设和发展规划。
北京世纪坛医院院长张骞作主旨报告
圆桌论坛则汇聚了京沪津冀等多地医疗管理者,为大家分享在医疗质量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创新思路。
第一轮圆桌论坛围绕“如何发挥大学附属医院的优势,结合市属医院定位,做好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党委书记管仲军担任主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党委书记张宏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党委书记潘峰、北京小汤山医院院长吴家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院长吴英锋作为受邀嘉宾结合各自医院发展路径,为学科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第二轮圆桌论坛围绕“原铁路系统医院转型后,如何做好学科品牌建设,保障可持续发展”主题,由北京世纪坛医院党委书记周建新担任主持,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原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汤勇明、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原上海铁路中心医院)院长沈兵、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原天津铁路中心医院)副院长傅强、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为原沧州铁路医院)院长李晓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原石家庄铁路中心医院)党委副书记米杰、邯郸市人民医院(原邯郸市铁路医院)党委书记胡朝辉、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原郑州铁路中心医院)副院长张自森等作为受邀嘉宾,聚焦如何做好铁路系统医院的传承和创新、擦亮学科品牌、激活内生动力、助力医院在竞争激烈的医疗格局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展开深度对话,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范式。